电影
八子
上世纪30年代的赣南地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革命“红色摇篮”的地方,曾经有这样一位母亲,她将八个儿子先后送入红军,奔赴战场前线。但战火无情,兄弟中的六人陆续牺牲,只剩下大哥杨大牛和最小的孩子满崽。满崽找到了大牛的部队,成了哥哥麾下的普通一兵,一场场艰苦战役的淬炼让新兵满崽迅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最后的战斗打响了,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撤离,杨大牛带领弟弟满崽和全体战友浴血肉搏,直至弹尽粮绝…… 英雄的身前,是枪林弹雨的沙场,而在英雄的身后,家乡的村庄依然宁静安详,微风吹过金黄的稻浪簌簌作响,一位年迈的母亲正在村头的小路旁孤独的守望…… 影片根据江西赣南地区家喻户晓的“八子参军”的故事改编。在战火硝烟的年代,千万人民群众投入到支援革命战争中,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作为那个残酷年代的缩影,骨肉相连的母子情、不离不弃的兄弟情、赤胆忠心的家国情.....无数荡气回肠、难以割舍的情感凝聚于影片之中,共同谱写了一首可歌可泣、永垂不朽的英雄乐章。
浴血广昌
影片以1934年的“广昌战役”为历史背景,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生在原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的浴血奋战故事。再现了时代大背景下苏区人民对党和红军的支持和热爱,讴歌了革命先烈为了信仰,不畏艰苦、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豪迈气概和革命精神。
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
少年岳飞和几个小伙伴生活在岳家庄。 北宋年间,岳家庄开学堂了,学堂的先生是名震天下的周侗。周侗很喜欢岳飞,收岳飞为徒,教他武功。其他孩子也想练武,周侗的孙女周遥当了他们的“教头”。汤阴县令的儿子潘骏也进了学堂,和岳飞处处为敌。
魔国志2
自张角死后,天下并没有归于太平,少帝被废,年幼的献帝即位,却只能做个傀儡皇帝。一切朝政大事都由董卓一手掌握,民众终日生活在水深火热、提心吊胆之中,导致民不聊生,曹操遂与刘备、关羽商议前往洛阳刺杀董卓。曹操用自身的行动证明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集体利益永远大于个人利益,一切妄图以一己之力破坏民族安定的人最终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
毛泽东的故事
影片以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毛泽东壮年至晚年的大量生活细节和情感生活片段为线索,描述了他从陕北东渡黄河解放全中国到重返韶山故里情;从痛失儿子毛岸英至大阅兵等各个情节里的言谈举止,吃饭穿衣,生活中的幽默和睿智,农民式的随便和质朴,以及他与卫士、士兵、农民、亲人、列车员等许多普通人的故事,展现给了观众们一个充满魅力的毛泽东;一个有着普通人喜怒哀乐、儿女情长的毛泽东;一个可亲可近和广大劳动人民有着血肉亲情的毛泽东…… 此片回忆了毛泽东从抗战时期到“文化大革命”各时期的事迹。 毛泽东,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但他也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毛泽东的故事》这部影片就是为我们展示了毛泽东的情感世界。影片编导执意要站在人性人情的方位去塑造毛泽东这个领袖人物,去“表现领袖伟大的情感”。但由于影片导演韩三平水平较低、素质较差,所以本片非常一般。
正骨
电影以日军特务搜寻郭氏正骨秘方为线索。在抗战动荡的年代,宋春丽饰演的母亲李秀芳,带着郭家的“祖传秘方”和年幼的儿子颠沛流离,并终将宋楚炎饰演的儿子郭春远抚养长大,学成家传正骨绝学。日军特务为搜寻中医文化正骨秘方假扮病人企图窃取秘方,母子二人与日本军官上演了一场以德报怨、跌宕起伏的情感大戏。影片国恨家仇、医者仁心、谍战悬疑不断,再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大善大义、厚德宽容。
先锋之那时青春
影片以1964年贵州省领导去北京请毛主席题写“遵义会议会址”时毛主席忆起遵义会议之后因情报不准确导致土城战役失利从而组建红军情报先遣队的故事展开,主要讲述红军先遣小分队克服重重困难,与敌人斗智斗勇并最终以微弱之力为红军取得宝贵情报和时间,从而赢得娄山关大捷,逆转了红军长征中处处被动局面的震撼故事。
小西天狄道传奇
唐时大月国王子乌力罕(乌日根 饰)逃到狄道避难,得到狄道兵马使李存山父女的帮助以及卧龙寺高僧索南坚教化,并由此放下仇恨精心修行,不想篡位的叔叔葛格尔并未放过他,还在伺机杀他灭口,被逼无奈的乌力罕逃回大月国着急父亲的旧部复国成功,却又因为爱人李晨轩(夏晴 饰)的离去而迁怒大唐,起兵攻占狄道,险些误将自己的儿子杀死,最后还是在索南坚“以身噬虎”的精神感召下重新认识了自己,将大月国交给大唐,自己回到卧龙寺出家修行。
开罗宣言
重庆大轰炸。 延安派曾希圣赴重庆,将重要资料交给蒋介石(马晓伟 饰),军技室破译密码专家石剑峰(胡军 饰)凭着中共的资料,破译了日军的情报,救了宋子文一命。 石剑峰破译了:“日军可能是对美国要有行动。”上报何应钦(何政军 饰)。蒋介石将这份情报转送给美国,罗斯福选择相信美国人自己的情报。 石剑峰破获的日军将进攻中途岛的情报。蒋介石把情报转送美国。罗斯福接见宋子文,“为了感谢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帮助,我要送你份礼物。”一版由罗斯福亲自设计的纪念中国抗战五周年的邮票。 冈村宁次派大岛一郎杀掉石剑峰。 蒋介石拿到了山本五十六的行程电报。电报最终送到罗斯福手中,送山本五十六结束了人生最后的行程。 大岛一郎来到重庆,见到妹妹江户英子(韩雪 饰),并把一枚藏有毒药的戒指交给妹妹。 1943年11月18日,中国代表团乘专机赴开罗。会议期间,蒋介石夫妇与丘吉尔会晤的话不投机,与罗斯福会晤的相谈甚欢。起草宣言的会议上,王宠惠与英、美高官的据理必争。最终诞生了对中国、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的《开罗宣言》。 罗斯福辞世,重庆降半旗致哀。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及外长共同签署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杜鲁门认为日本是断然拒绝投降。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爆炸,第二颗在长崎爆炸。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裕仁天皇发表投降诏书。 江户英子把毒戒扣下,而石剑峰早就知悉一切,真相大白,江户英子泪流满面。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何应钦在南京陆军总部大礼堂主持受降典礼﹐冈村宁次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
- VIP
古田会议
1928年底,红四军在赣南地区几乎全军覆灭。毛泽东顶住压力要对红四军的流寇主义、极端民主化和非无产阶级思想进行整训。中央派遣刘安恭来到红四军。矛盾越来越激化。 红四军内部的分歧最终让毛泽东在红四军七大中落选了前委书记。毛泽东提出要离开军队去闽西地方工作一段时间。陈毅去上海中央汇报工作,请示如何解决红四军内部的冲突。 红四军终于打下四百年未破的上杭城。毛泽东来到上杭与朱德讨论各自的主张,朱毛并没达成一致,但在国民党“三省会剿”强大的军事压力下,朱德开始认识到毛泽东意见策略的合理性,双方决定等陈毅从上海回来带回中央的指示再作决定。 陈毅从上海归来带回中央指示,恢复了毛泽东的前委书记职务。红四军经过新泉整训,来到古田。古田廖氏宗祠,红四军九大召开。纷纷雪花中毛泽东作了政治报告,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从此脱离童年踏上了新的征途。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这部影片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口、陕北会师五部分组成。其中,在飞跃大渡口场景中,17名勇士在渡河时,有两名勇士掉入了河中。
敦刻尔克行动
敦克尔克大撤退期间,一支军事小队奉命执行秘密任务,拯救一位握有能够扭转战争局势情报的科学家。在孤立无援的局面下他们杀出一条血路。
党的女儿尹灵芝
影片讲述了尹灵芝(郜耀平 饰)如何从一个懵懂少女因为信仰而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并为之献出生命的故事。 寄居在姨妈家的尹灵芝第一次听到信仰这个词时,完全不知所以?带着这个疑惑尹灵芝回到父亲身边,参加抗日小学学文化,加入儿童团,并当上了儿童团长,目睹父亲尹尔恭(姚安濂 饰)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点一点理解信仰的同时自己也成长着。 父亲的牺牲没有打倒尹灵芝,也没有让她消沉,而是更加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并以十七岁的年龄破格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上了妇救会主任,在一次保护粮食的行动中被捕,面对严刑拷打不吐口,拷打她的人问她难道不怕死,她回答:“没有人不怕死,但心中有了信仰就不怕了”。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
- VIP
渡江!渡江!
国民党军营长黄怀恩(张笑君 饰)在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前夕,率部撤离驻守的楚家渡口,退守江南。临行前,他向房东楚老大表示要娶楚家闺女荷花(章龄之 饰)为妻,并留下一只祖传玉镯作为信物。就在这天傍晚,荷花遇到了前来侦查的解放军连长刘震山(陈龙 饰),并一见倾心。很快,刘震山就率部来到楚家 渡口,开始了全力以赴的渡江准备。而已在对岸矶头山防守的黄怀恩备战之余,仍沉浸在消灭渡江的解放军之后迎娶荷花的幻想之中。所有人的命运,都指向渡江这一刻的到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百万雄师过大江! 刘震山与荷花从楚家渡口抢险出发,在黄怀恩的枪林弹雨中,渡过长江,第一个登上南岸的矶头山,来到战败的黄怀恩面前……
南泥湾
该剧讲述了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三五九旅连长老周(任帅饰)带领部队开垦南泥湾的故事。 提起南泥湾,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歌唱家郭兰英的歌曲《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然而鲜为人知的是1942年前的南泥湾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电影《南泥湾》讲述的就是1941年春,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长兼政委王震的率领下,连长老周(任帅饰)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风餐露宿,战胜重重困难,广大官兵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 VIP
先驱者
时值1925年10月,英租界巡捕长爱化生推卸责任的诡辩和日商纱厂副社长冈野傲慢地为自己开脱罪行的声音充斥着整个会审公廨的大厅。面对博良律师尖锐的质问,两人露出了不屑一顾的神情。 1921年,淮河水灾。顾正红和同乡顾家全逃难到上海。为养家糊口,由同乡吴阿四引介进入日商纱厂做工。"那摩温"们在日本厂主的授意下对工人们实施苛刻的管理。爱打抱不平的顾正红不能忍受工友们被任意打骂,几次出手制止,让日方厂主记恨在心。 恶劣的生存环境,残酷的压迫使得工友俱乐部成为了顾正红等工人们唯一的避风港。而在俱乐部内,顾正红结识了共产党员刘涛。在刘涛悉心地教育和引导下,没有文化的工友们萌发了对不公正待遇的抗争意识。 察觉到工人变化的日本厂主要求手下更加严格地管理工人,这使得工友们的境遇更加糟糕。顾家全想方设法讨好工头的行为虽令顾正红不齿,但在目睹了顾家全利用职权袒护工友之后两人尽释前嫌。但是,顾家全袒护工友的行为最终还是被日本厂主发现了。走投无路的顾家全投靠了青帮,让顾正红伤心不已。
志愿军:存亡之战
聚焦铁原阻击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2.5万将士与近5万“联合国军”激战12昼夜,在铁原战场上构筑了一道冲不破的铁长城。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1948年3月,在东北站稳脚跟的解放军,在林彪的领导下,发展为近百万大军。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离开西北来到河北与刘少奇、朱德等会合,并讨论了当时的形势。毛泽东、朱德等及时把握战略决战时机,命令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强攻锦州,切断东北蒋军退华北的路,以彻底消灭东北国民党。林彪为了有胜利的把握,提出先打长春,以围点歼灭沈阳援敌。经过毛主席多次做工作,1948年7月,林彪决定按毛泽东意见办,南下攻击锦州。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终于在毛泽东的坚持下打响了。东野主力向锦州发起总攻,31个小时便攻克锦州。接着,长春宣告解放,沈阳、营口亦相继解放。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及时切断正向徐州收缩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在山东碾庄地区。同时,中原野战军攻占了军事重地宿县,切断了徐州刘峙集团的陆上退路。蒋介石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逼近徐州,淮海战役形势异常严峻。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频频调兵遣将,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集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蒋介石虽多方设法救援杜聿明集团,但终因军无斗志,终致全军覆灭,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
1949年4月1日,国共谈判失败后,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和朱德总司令遂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全部、干净地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领王震第一兵团、许光达第二兵团、周士弟第十八兵团、杨得志第十九兵团向盘踞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地区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胡宗南部及马步芳、马鸿逵部发起追歼。彭大将军指挥果断,一野将士作战勇猛,经“扶眉战役”、“兰州战役”,消灭了敌人主力。至1950年3月,除新疆的陶峙岳将军、包尔汉省主席和平起义外,一野共歼灭敌军30万人,解放了西北全境。
建军大业
中影公司发布2016年新片计划,包括公映新片16部、开机新片9部、筹拍新片8部。“建国三部曲”的第三部《建军大业》将开拍。
五折网影院源码程序仅供PHP学习使用,禁止用于运营非法盈利
五折网影院不承担任何由于个人原因非法运盈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本网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影片资源存储录制、上传,播放功能
Copyright © 五折网影视 版权所有